老一輩的觀念認為產婦坐月子應避免洗頭,以免罹患「頭風」?其實頭風並非產婦的專病,不論是男女老幼、頭髮長短髮量多寡,都有可能罹患頭風。
早期由於沐浴間多設置在戶外,半開放式的空間使得沐浴後的水氣和溫度快速蒸散,吹風機不是家戶必備,甚至不可能有現今的暖房設備,沐浴後皮膚毛孔張開散熱時,容易受到寒邪與濕氣的入侵,毛孔快速閉合後,寒濕羈留於腠理,隨著個人體質而產生不同的病理反應,在醫療不發達的年代,洗頭所要承擔的致病風險著實教人不敢輕易觸犯。
當今方便的冷暖乾濕空調設備,讓我們可以隨興切換室內的「季節與氣候」,也因此容易輕忽伺機而犯的「頭風」病症。導致頭風的常見生活習慣有:
• 漢子當帥:因為短髮易乾所以擦拭或吹半乾就好。
• 童子當慣:小孩髮幹細或髮量少,體質怕熱,家長以快速擦乾取代吹髮。
• 護髮當道:怕吹整時間長而傷髮尾,洗完頭包著頭巾吸乾頭髮後讓頭髮自然風乾。
• 汗出當風:天氣炎熱或運動後流汗,無法立刻洗頭,頭髮濕濕的時候,進入溫度較低的空間,或是一陣涼風吹來,或是電風扇直吹頭部。
個人的體氣強弱不同,有人無恙,有人易感,頭風之症循著氣血盛衰、經絡臟腑偏勝,而有不同的表現及影響:正偏頭痛、項背肌肉痠痛、血壓不穩定、睡眠障礙、腸胃機能失調、生殖泌尿功能紊亂等等。
《黃帝內經》亦論及頭痛的外感、內傷因素:
• 《素問.奇病論》:「當有所犯大寒,內至骨髓,髓者以腦為主,腦逆故令頭痛。」
• 《素問.風論》:「風氣循風府而上,則為腦風。」
• 《素問.五臟生成篇》:「 頭痛巓疾,下虛上實,過在足少陰、巨陽,甚則入腎。」
是以氣血虛弱既非產婦必然體質,現代人飲食不均、作息失調、運動不足,導致經絡臟腑涵養失調的條件,加上不吹乾頭髮的隨興(古人遠目),頭風不負有心人啊(抖)!然而頭風並非難治之症,養成沐浴後即刻吹乾頭皮及頭髮的良好習慣,隨著天候及室內外溫差的變化,擦乾汗水,適度讓頭頸部保暖,都是免於頭風的預防之道。
此外,頭痛是諸多疾病的症狀表現,仍需仔細鑑別:疲勞、壓力、睡眠障礙、急慢性鼻炎、神經痛、眼疾、血壓血脂異常、牙科疾病、肝膽腸胃、腫瘤等等。如有疑慮,請洽詢專業醫療人員。